四大菩萨简介


四大菩萨就是中国的四大名山中九华山地藏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峨嵋山的普贤菩萨,这四大菩萨代表佛法教学的四个重要课目,等于四个学院,这也是佛法的纲领,不管多少宗派、经论,都出不了这四个范围。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文殊师利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按佛教经典的原意:慈,即是予乐;悲,即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文殊菩萨,是文殊师利的略称,意为妙德妙吉祥,以智慧辩才卓著而居于四大菩萨之首,尊号为大智文殊。在佛殿中通常作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与释迦牟尼及其右胁侍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一佛二菩萨。相传文殊曾显灵弘法于山西五台山,后以五台山为其道场。文殊菩萨的造型一般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乘骑狮子,象征智慧、辩才与威猛。

普贤菩萨,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把佛教所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在四大菩萨中,普贤专司理德行德,表大行,故又称大行普贤。相传其显灵弘法于四川峨眉山,故以该山为其道场。普贤为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其形象唐代以前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多为女身女相。普贤的造型通常是头戴宝冠,身披法衣,手执如意,骑六牙白象。象征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在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安放普贤菩萨骑白象一尊,成为普贤的代表法像。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一说唐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略去字,简称观音。相传其能现三十二种化身,救十二种大难,并能随类化度众生,不分贵贱贤愚,因而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简称大悲。先传其显灵弘法于普陀山,后以该山为其道场。早期佛经据印度神话传说,以观世音为大势至之兄,发愿修行,同侍阿弥陀佛,普度众生,并称西方三圣。传说观音菩萨的生日为夏历二月十九,成道日为夏历六月十九,涅槃日为夏历九月十九。信徒们认为,凡逢苦难,只要一心称其名,观音菩萨就会即时观其声音使之解脱困厄。故观音菩萨在中国世俗社会的名气和影响,超过了一切佛教神祗。观音菩萨的形象初为男身,元代以来渐成女身,手中常持宝瓶,以柳枝蘸甘霖洒向人间,普济众生。

地藏菩萨地藏是梵文意译,指大地,指储藏,《地藏十轮经》称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谓其如同大地一样蕴含着无数善根种子。佛经中说地藏受释迦牟尼嘱托,在释迦寂灭后而未来佛弥勒下世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

地藏受此重托,立下誓愿,度尽六道众生,拯救众苦,直到地狱全空,自己方愿成佛。相传地藏曾显灵弘法于安徽九华山,故以该山为地藏菩萨道场。

分享 :